1:第-组螺母的制造将--定重量的废碳钢投入电炉,通电待废钢全部熔解后,造渣,分别加入0.1%的碳、0.2%的锰、0.4%的硅、0.2%的铬、0.04%的铜、0.05%的铝,熔化后,造渣,除气,当钢水温度达到1600C~1700C时,开始浇注入用树脂砂造好的模具型腔中,冷凝后即可得到接近终预应力螺母形状的铸件,螺牙砂芯用含碳10%、氮5%、钨0.1%、硅0.1%、铁3%、镍0.1%的酒精涂料涂覆。
2 :第二组螺母的制造将--定重量的废碳钢投入电炉,通电待废钢全部熔解后,造渣,分别加入0.2%的碳、1%的锰.0.9%的硅、1.8%的铬.0.2%的铜、0.12%的铝,熔化后,造渣,除气,当钢水温度达到1600C~1700C时,开始浇注入用树脂砂造好的模具型腔中,冷凝后即可得到接近终预应力螺母形状的铸件,螺牙砂芯用含20%、氮1%、钨0.1%、硅0.1%、铁3%、镍0. 1%的酒精涂料涂覆。.
3:第三组螺母的制造将一定重量的废碳钢投入电炉,通电待废钢全部熔解后,造渣,分别加入0.4%的碳、1.5%的锰、l.2%的硅.2%的铬、0.2%的铜、0.1%的铝,熔化后,造渣,除气,当钢水温度达到1600C~1700C时,开始浇注入用树脂砂造好的模具型腔中,冷凝后即可得到接近终预应力螺母形状的铸件,螺牙砂芯用含碳30%、氮5%钨3%、硅0.1%、铁8%、镍0.1%的酒精涂料涂覆。
4:上述三组螺母的静载锚固性能测试结果
第- 组:硬度25HRC,模具效率系数n。≥0.97(标准η。≥0.95) ,极限总应变量E=3.5%(标准ε,≥2%)。项目判定:合格。经拉力测试后,螺牙有0.5m的压痕
变形,与传统产品的情况相当。
第 二组:硬度29HRC,模具效率系数n.≥0.97(标准n。≥0. 95) ,极限总应变量Epu=3.7% (标准E .≥2%)。项目判定:合格。经拉力测试后,螺牙只有0. 1mm的压痕,强度和硬度均优于传统产品。
第 三组:硬度31HRC,模具效率系数n。≥0.97(标准n。≥0. 95) ,极限总应变量e. qu=3.8% (标准e_≥u≥2%)。项目判定:合格。经拉力测试后,螺牙几乎没有变形,强度和硬度明显优于传统产品。
检验依据:GB/T14370-2007 《预应力筋用模具、夹具和连接器》
检验结论:样品按GB/T 14370-2007 标准判定所检项目合格。
结论,以上三组产品经过静载试验检验都达到了国家标准。